其人琪言
  □耀 琪
  前天是廣州大笪地商業城營業的最後一日,整個商城及周邊的寶華路進入了瘋狂大甩賣模式,前來掃貨的市民將寶華路堵得水泄不通。作為廣州一個也算有點年份的專賣廉價便宜貨的場所,這個地方確實承載了不少老百姓的生活片段,乃至成為一個集體符號。然而,在其關閉之際,除了懷念,其實也有很多值得反思之處。
  大笪地所處的環境是典型的老城區,周邊以西關舊房為主,生活階層也接近中下。與之銜接的是,以老為價值的上下九步行街及寶華路,撐起了老城區商業的靈魂。儘管周邊已經陸續建起了一些大型的商廈和住宅區,但這個區域幾乎註定就是要和底層百姓的經濟生活鏈接的。這意味著,現代都市人所幻想的“高大上”商業模式,是很難在此扎根的。就算真的要扎根,結果恐怕不是面目全非,就是會遭遇劣幣驅逐良幣。
  原因很簡單,這個區域以草根經濟為主打,周圍的消費群體年齡偏長,且周邊的建築街道形態也只能承載舊有的小商業形式。這意味著即使有一大片空地(即大笪地),也無法山雞變鳳凰,升級為新世代的商業標桿。最終,大量仿冒、山寨、低檔、清倉的商品就進入了類似大笪地這樣的市場中。當這種低端商業模式進一步被周邊消費群投票肯定,也就更加堅定了它在街坊心中的地位。
  當旅游者來到上下九品味傳統廣州食品的同時,也會順路接觸到類似大笪地這樣的商業市場,難免也會被其便宜而質量勉強的商品所吸引,時間長了,這裡就會形成一種水往低處流的磁場模式。無論賣的是運動褲還是不鏽鋼鍋,只要其在外表設計略微跟得上潮流,哪怕沒有牌子、沒有廠家都能賣得火爆。長此以往,上下九本來就不算很高端的品牌自然會被進一步打壓,不得不習慣性地降價促銷,商品檔次越賣越低。
  廣州大笪地的成功,迎合的就是這樣一種“天時地利人和”的狀態,也凸顯出廣州商業轉型升級之難。本來上下九周邊因為是老城區,註定很難發展出官方眼中的大規模、上檔次的商業場所,而在內容的“填充”上又不得不以眾多低端產品為主角。務實的廣州人決定了這個商圈的氣場後,商家再有大手筆都不得不順應這個“場”來做文章。由此,有經濟實力且有品牌追求的人群,就會逐漸遠離這個商圈,或者純粹當作獵奇一游,不會有太多的經濟貢獻。以此角度來看,大笪地的終結未必很值得懷念,反倒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。
  耀 琪  (原標題:告別大笪地利於提升商業檔次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m34imqn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